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章益(1901~1986)翻譯《亨利六世》《中洛辛郡的心臟》《人心中的宇宙》

 章益(1901~1986)翻譯《亨利六世》《中洛辛郡的心臟》《人心中的宇宙》
章益在學術研究上,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並具有創新精神。早在30 年代就撰寫了一系列論文,闡述了他的主張。如在《國家與教育》一文中,他不贊成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學校即社會”的說法,而主張面對現實,不讓社會的邪惡影響侵入學校,相反學校教育應起改革社會的作用。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文中,他初步提到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思想。在《中國中等教育應負之使命》一文中,他提出中等教育不只有培養學生升學的任務,還應面對地方,造就各類建設人才。其它如《橫直行排列及新舊標點對閱讀效率的影響》、《讀法心理的研究》等,都對革新教育提出了一些積極建議。
章益在治學方法方面,牢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名言,主張學思結合,不肯食人唾餘。民國15年在華盛頓州立大學讀書時,正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在美國盛行之時。行為主義強調人的學習是刺激——反應的機械聯結。他對此大有疑竇,使用大白鼠做了一個精巧的試驗。結論說明:即使是大白鼠的學習,也不會是機械的刺激——反應聯結,而是含有認識成份。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的認識理論在此6年之後才公諸於世。章益此舉,可見其治學方法之一斑。
章益後期主要從事普通心理學和心理學史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其專著及論文有《心理學講話》、《心理學的回顧與前瞻》、《略論馮特創建心理學實驗室以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等。
章益在文學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曾翻譯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司各特的《中洛辛郡的心臟》等世界文學名著。1984年春,他在一首抒懷詩中寫道:“飽閱滄桑六十年,艱辛歷盡入堯天。黃童白叟齊歡樂,疊圖岑樓亙陌阡。黌宇廣開英俊集,輕騎馳騁物資闐。老去猶甘效十駕,庶幾芹獻瓦磚添。”筆端凝聚著一位老學者對黨由衷的熱愛和壯心不已的獻身精神。在病中他也不肯停筆,把病房當書齋,完成了最後一部譯著《人心中的宇宙》。[


人心中的宇宙: 探究人心智的一门新科学-认知心理学. 亨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Heart_of_Midlothian
《中洛辛郡的心臟》英文翻譯:The Heart of Midlothian
作者 : 【英】司格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譯者 : 章益出版年: 1981年9月第1版頁數: 623頁

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蘇格蘭。在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的街道上,聳立著一座古老陰森的建築物,這就是米德洛西恩監獄。
一天,一隊士兵押來了一個年輕的姑娘,她名叫埃菲,被控殺死了自己私生的嬰兒。她被關進了這座監獄。
埃菲的姐姐珍妮·迪恩斯是個農村姑娘,她和年老的父親住在愛丁堡的郊區,務農為生。聽到妹妹被捕的消息,珍妮非常吃驚,因為妹妹在愛丁堡做工,珍妮對她懷孕的情況毫不知情。她急忙去探望妹妹。埃菲對她哭訴說,她是無辜的。埃菲有個情人,名叫羅伯遜,是個走私販。埃菲和他尚未結婚就有了身孕。但是羅伯遜這時卻和另一名走私販威爾遜因搶劫罪被捕。後來威爾遜披判死刑,羅伯遜逃出了監獄,潛藏起來。埃菲生下一個男嬰,被接生婆梅格偷走,謊說嬰兒已死。按照嚴格的英國法律規定,埃菲就算犯了殺嬰罪,應判死刑,除非她能證明自己曾向別人透露過懷孕的事實,說明她並非蓄意殺死嬰兒。埃菲懇求姐姐為她作證。但是珍妮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誠實,她雖然只有這一個妹妹,也不肯為她作假證。埃菲被法庭判處了死刑。
埃菲的情人羅伯遜逃走後,他的同夥威爾遜被押赴刑場,執刑的城防軍官波蒂厄斯用極其驕橫殘暴的手段對待威爾遜,激起愛丁堡民眾的憤怒,波蒂厄斯在群眾的叫罵聲中竟悍然拔出槍來對著人群射擊,打死打傷了一些群眾。市當局迫於眾怒,不得不將波蒂厄斯交付司法機關,判處死刑。一時人心大快,愛丁堡市民紛紛奔走相告。就在這時,忽然傳來消息,英國國王下令對波蒂厄斯實行緩刑。
一場騷亂發生了。扮成女人的羅伯遜帶領著憤怒的群眾攻下了米德洛西恩監獄,打開牢門,把波蒂厄斯押到城市廣場,就在那裡把他絞死。羅伯遜又乘混亂之際進入監獄,找到埃菲,勸她逃走。埃菲悲痛地拒絕了他的要求,她認為自己既已喪失了名譽,還不如死掉。羅伯遜害怕被人發現,只得離開了埃菲。
珍妮相信埃菲是無辜的,她決心到倫敦去請求國王赦免埃菲。珍妮的未婚夫白特勒是個窮牧師,他的祖父在一次戰爭中曾經救過蘇格蘭大貴族阿蓋爾公爵的祖父。白特勒交給珍妮一封介紹信,讓她到倫敦求阿蓋爾公爵幫助。
珍妮獨自徒步走上了通向倫敦的大路。她沒有料到有人正在算計她。接生婆梅格的女兒曾被羅伯遜引誘,後來又遭到遺棄,以致發瘋。梅格為了報復,偷走了埃菲的嬰兒,現在,她又千方百計阻止珍妮營救妹妹的行動。她勾結了兩名匪徒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綁架了珍妮,還想讓匪徒把珍妮殺死,以除後患。機警的珍妮乘他們不注意時逃出虎口,來到附近一家富有的牧師住宅求宿。她在這裡意外地遇見了羅伯遜。羅伯遜的真名是喬治·斯湯頓,是牧師斯湯頓的不肖子。他不聽父命,行為放蕩,後來逃出家庭,與走私販為伍。喬治告訴珍妮,他本想前去自首,換取對埃菲的赦免,但途中騎馬跌傷,無法行動。他允許珍妮用告發他來換取妹妹的生命。
珍妮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倫敦。阿蓋爾公爵十分佩服這個正直純樸的農村姑娘,親自帶她求見王后。王后正想籠絡蘇格蘭的民心,便同意釋放埃菲,還贈給珍妮一些禮物。
埃菲獲得自由以後不久就和羅伯遜私奔了,很長時間杳無音信。阿蓋爾公爵讓珍妮的父親擔任公爵府邸畜牧場的主管,又任命巴特勒為自己教區的牧師。珍妮和巴特勒結了婚。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埃菲從倫敦寫來的一封信。埃菲和喬治早已正式結婚。喬治繼承了伯父的爵位,成了倫敦上流社會裡的知名人物。埃菲一直沒有孩子,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時常想念那個失踪的嬰兒。
此後又過去了許多年。珍妮偶然聽人說,接生婆梅格在某地被當作巫婆吊死。她臨死時招供曾把埃菲的嬰兒交給了一幫海盜。珍妮馬上把這個線索寫信告訴妹妹。不久,埃菲和她的丈夫斯湯頓爵士便冒著被人認出的危險回到蘇格蘭來尋訪兒子的下落。
白特勒夫婦的家位於海濱,離一片海灘不遠。一夥海盜打聽到斯湯頓是個有錢的貴族,便想在他身上發一筆大財。斯湯頓爵士一行人剛剛到達這裡,從一片茂密的樹林裡突然闖出一夥強人,攔路行劫。斯湯頓爵士拔出劍來和他們進行格鬥。但是待人們聞聲趕來時,斯湯頓已經被一個年輕的海盜刺死。埃菲發現,這個年輕的海盜正是她失踪多年的兒子。他後來逃到海邊,跳上一隻船,逃到了美洲,在那裡繼續幹殺人越貨的勾當,最後死在當地的印第安人手裡。
丈夫的慘死使埃菲感到無比的悲痛。她後來終身不再嫁人,進入修道院終其餘生。
珍妮和白特勒這一對心地善良的夫婦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後在平靜中度過了晚年。





翻譯例:
一個問心無愧的人,賽如穿著護胸甲,是絕對安全的,他理直氣壯,好比是披著三重盔甲,那種理不直,氣不壯,喪失天良的人,即使穿上鋼盔鋼甲,也如同赤身裸體一般。 (章益(1901~1986)譯) ---研討會討論題材
"What stronger breastplate than a heart untainted!
Thrice is he armed that hath his quarrel just,
And he but naked, though locked up in steel,
Whose conscience with injustice is corrupted."
--King Henry from "Henry VI, Part II (3.2.23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