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Jonathan Bate 10周線上莎士比亞課:免費;English Literature:A Short Introduction



2014

Shakespeare and his World

Together with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Professor Jonathan Bate explores Shakespeare, his works and the world he lived in.

WATCH THE TRAILER

Play
Current Time2:11
/
Duration Time2:11
Loaded: 0%
Progress: 0%
2:11
Fullscreen
00:00
Mute
Subtitles


    ABOUT THE COURSE

    William Shakespear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uthors of all time. 2014 marks the 45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His words have inspired and moved people from around the globe for centuries.
    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Shakespeare’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s and why his works have endured? To get a real sense of how the Bard’s world would have actually looked and felt, renowned Shakespearean academic Professor Jonathan Bate will be exploring the acclaimed collections of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Each week, Professor Bate will examine a particular play and a cultural theme alongside a selection of treasures from the Trust’s archives in Stratford-upon-Avon. Weekly learning material will be broken down into six video segments, each examining a variety of artefacts and play extracts. The course will open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 and his liv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moving onto broader cultural themes and issues examined in his plays and ending with an exploration of his legacy.
    This course is the result of an exciting new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and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the world’s leading charity in promoting the works, life and times of William Shakespeare.The course will provide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the Trust’s fascinating historical collections of museum, library and archive items. You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look inside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vaults where thousands of artefacts are kept. The course will also take you into some of the key locations associated with Shakespeare which are looked after by the Trust, including the house where he was born and grew up.
    This 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engage with a topic that has captivated people for centuries, learn from a world expert in the field and enjoy exclusive access to behind-the-scenes historical material.
    Learners studying Shakespeare and his World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urchase a Statement of Participation.

    Success and Feedback from the course

    In March 2014 over 11,000 learners from across the world joined Jonathan Bates and the team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and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to explore Shakespeare, his plays, and the world in which he lived. Below are some examples of the impact the course had:
    “I’ve recommended this course to everyone I meet. Totally marvellous, utterly enriching, and a brilliant start to understanding Shakespeare in the future.”
    “This has been an enlightening and thoroughly enjoyable course. Thanks to everyone involved in bringing it to new learners, and special thanks to Jonathan for bringing alive the course materials - your passion and knowledge of your subject was infectious. I’d like to do it all over again.”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I loved this course because not only did I learn so much about Shakespeare, but also because I enjoyed learning, reading, investigating and getting to know so much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same interest, with so much knowledge and passion about the Bard. I admire each of the people who make this course possible, I thank them to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It wa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THANK YOU!”
    “What a wonderfully engaging and rich course on Shakespeare. I hope it will be run again because I’ve been telling all my friends and fellow Shakespeare admirers how good it has been.! Thanks to everyone for putting so much thought and effort into it.”


    EDUCATORS



    In association with


    REQUIREMENTS

    This course is aimed at anyone with an interest in Shakespeare; you might be a high school student or a university student, or a regular play-goer who wishes to learn more about Shakespeare. No prior knowledge of Shakespeare life, theatre and world is assumed: that is what you will learn from the course. The only pre-requisite is a willingness to read and watch the plays.

    Join the conversation on social media


    Use the hashtag #FLshakespeare to join and contribute to social media conversations about this course.


    ----


    How much do we know about Shakespeare’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s and why his works have endured? To get a real sense of how the Bard’s world would have actually looked and felt, renowned Shakespearean academic Professor Jonathan Bate will be exploring the acclaimed collections of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Shakespeare and his World —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 FutureLearn


    Together with the Shakespeare Birthplace Trust, Professor Jonathan Bate...


    FUTURELEARN.COM|由 FUTURELEARN 上傳




    牛津通識讀本:英格蘭文學
    作者: [英]貝特(Jonathan Bate) 著,陸贇/張羅 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人民幣 ¥32
    ISBN:9787544774000
    內容簡介
    知名學者和傳記作家喬納森·貝特縱橫兩千餘年,概述了每一種文學體裁,為英格蘭文學做出了動人的簡介。他的關注點極其廣泛,從小說的誕生和英格蘭喜劇的精彩絕倫之處一直論到田園詩深處的英格蘭特性和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種族多樣性。這部小書還不乏深入的文本分析,包括《李爾王》中一個重要場景的細讀、卡羅爾·安·達菲一首戰爭詩的剖析,以及文學文本由作者轉向讀者的過程中發生的改變。
    作者簡介
    喬納森·貝特,華威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莎士比亞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主要著有《莎士比亞的天賦》(1997)以及一部關於莎士比亞的深度傳記《時代的靈魂》(2008),後者從伊莉莎白女王時期的文化背景出發,分析了莎士比亞的思想歷程。他創作的《約翰·克雷爾傳》(2003)獲得了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兩大文學獎項:霍桑登獎和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獎。
    目  錄
    第一章  從前 
    第二章  界定 
    第三章  開端 
    第四章  英語研究 
    第五章  歷史分期與文學運動 
    第六章  英格蘭詩人 
    第七章  莎士比亞與戲劇文學 
    第八章  英格蘭小說 
    第九章  英格蘭文學中的英格蘭性? 
        致謝 
        索引 
        英文原文 
    前  言
    序 言
    程朝翔
    《英格蘭文學》這本大家寫的小書既分別論述了什麼是“英國/英格蘭”和什麼是“文學”,又勾勒出了“英國/英格蘭文學”的全貌——英格蘭文學是英國文學的發端和核心,它以極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使後來的“英國文學”成為熔爐,融入多種成分,呈現出多元、多樣、多彩的風貌。
    首先,什麼是英國/英格蘭?這一問題關係到國家、民族、公民身份等等,都是歷史上和當今世界上最複雜、最富爭議、最能引發衝突(甚至流血衝突)的一些概念。從語言上看,“英國”這一概念就不簡單,翻譯起來麻煩很大。作為名詞,“英國”對應的並非是英格蘭(England)這一地區概念—英格蘭只是英國的一個部分,當然從歷史、文化、政治上來說都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不同時代,“英國”對應的是不同的國家概念,而這是在有了英國這個國家之後。在有“英國”之前,“英國歷史上”有凱爾特人和他們的定居點(鐵器時代),有羅馬人的入侵(西元前55年),有盎格魯 — 撒克遜人和他們的王國(大約西元450年),有諾曼人的征服(1066)等等。在“英國”之前,英格蘭長期只是歐洲天主教文化的一部分,直到宗教改革(1517—1648)使英國徹底獨立於羅馬的天主教廷。
    作為名詞也作為一個民族國家,“英國”最早對應的是“英格蘭聯邦和自由邦”(The Commonwealth and Free State of England, 1649),這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來改稱“大不列顛聯邦”(The Commonwealth of Great Britain, 1654)。1707年,蘇格蘭成為英國的一部分,於是有了“大不列顛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1801年,愛爾蘭正式併入,於是有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因為有了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所以就剩下了“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並一直延續至今。今天的“英國”所對應的名詞只有一個,但歷史上的“英國”所對應的名詞卻要複
    雜得多。
    與此同時,“英國的”這一形容詞也並不簡單。英國學者(如本書作者)喜歡English,而美國學者則喜歡British。美國學者、《英國文學百科全書》的編者大衛·斯科特· 卡斯坦(David Scott Kastan)認為,English一詞有時太局限,往往只是指英格蘭;但有時又太寬泛,指的是所有使用英語的人。所以,他選擇使用British。作為美國人,應該自認也是English,自然不願意English只是指英格蘭人或者英國人,而寧願用British來專指英國人,有時還會用British來和American(美國人)相對應。English雖然有時也指英格蘭人,但在歷史上卻指定居在不列顛(Britain)的所有日爾曼民族,包括撒克遜、朱特、盎格魯(Angles,這便是English的詞源,雖然English已與這一詞源不再有直接聯繫)等民族;也許正是因為民族關係,美國人更願意認同English。而British往往更有地理上的意義,指的是不列顛群島上的人。
    本書作者、英國學者喬納森·貝特(Jonathan Bate)選擇了English這個詞,或許也有一些民族感情的因素。當然,他強調的是歷史原因:在有不列顛之前,已經有了英格蘭,因此不列顛(British)文學無疑和英國/英格蘭(English)文學並不對等。莎士比亞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讓我們看到這兩者之間的分界:在伊莉莎白時代,他認為自己是英國人/英格蘭人(English),並創作了以英格蘭歷史為主題的劇作;但在詹姆斯時代,他卻創作了以不列顛為主題的劇作,例如《李爾王》和《辛白林》。如果說莎士比亞是一位不列顛(British)作家,就不能準確地概括他最重要的創作了。
    此外,貝特還強調了潛藏在英國和英國民族等概念中各種複雜、糾葛的關係:民族關係(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凱爾特、盎格魯、撒克遜、朱特,羅馬人、諾曼人等)、國家關係(英國與法國、英國與歐洲、英國與美國等)、帝國與殖民地的關係(大英帝國與各殖民地和英聯邦成員)、人民之間的關係(各個時代的原住民與移民)等等。
    這些複雜、糾葛的關係是歷史形成的,但又決定著當下,影響著未來。這些關係的形成過程充滿了血與火、戰爭與殺戮,但各種故事、各種敘事也建構出國家和民族身份。按照貝特的描述,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既然民族和國家由複雜、糾葛的關係構成,就絕不能將其簡單化和純潔化,而必須容納各種外來、異己、混雜的成分,必須向外敞開大門,張開雙臂歡迎自己的鄰居。這種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更像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過,由於國家和民族,特別是英國這種國家和民族(中國和中華民族更是如此),是以無數代人的鮮血、忍耐、艱辛為代價而形成,尤其需要捍衛其完整性,既包括政治和領土的完整性,也包括各種故事、各種敘事的完整性,也就是文學的完整性。如果人為地撕裂國家和民族敘事的完整性,而實際上又不可能人為地創造一個新的敘事,那麼國家和民族身份的根基就會被動搖,社會就會動盪、衰敗。
    按照貝特的觀點,構建國家和民族身份的一個重要行為就是講故事—也就是創作文學作品。那麼故事是怎麼講的,文學作品是如何創作的呢?我按自己的理解畫出兩個重點:1) “文學作品與寓言、佈道詞、倫理學著述不同,主要是因為文學能將邪惡、不道德描寫得十分有趣。”就連兒童文學也是如此:“兒童文學充滿著女巫、妖怪、惡魔、狼人,以及拿了他們一袋糖就會讓你倒楣的成年人”—這些背離了我們道德準則的人物和怪物在文學作品裡卻十分生動有趣。其實,所謂邪惡和不道德往往是他者(the other)的特徵,也就是他者的他性(otherness)。他者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思想、行為、做派、風格,使我們感到受到威脅,特別是威脅到我們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使我們感到邪惡和不道德。在最偉大的文學作品裡,自己和他者是可以轉化的。再以莎士比亞為例,在《奧賽羅》裡,奧賽羅因其出身而是他者,但他卻希望被周圍的人所愛,成為“自己人”;伊阿古按出身是威尼斯的自己人,但他卻並不想被愛,他是獨行者和邪惡的夢想家,完全是一個威尼斯的他者。文學這種讓他者和他性(甚至是邪惡和不道德)變得有趣的特點恰恰可以説明我們認識到世界的複雜和糾葛,不讓我們陷入自以為是的、簡單化的道德偏執。偉大的文學給了我們最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讓我們直面、正視、容納他者,而不是無視、敵視、消解他者—包括以倫理道德來消解他者。2) 文學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學沒有獨特性:每個民族的文學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獨特性。按照貝特的說法,英格蘭文學誕生於《聖經》翻譯成英語之時。文學如同《聖經》,賦予生活以意義;通過敘事(narrative)將生活組織得有條有理,有頭有中間有尾(亞里斯多德如是說),將各種細節和事件都容納進一個整體—在這個意義上,“《聖經》是文學,文學是《聖經》”。文學像《聖經》一樣(或者《聖經》像文學一樣),“是神話、歷史、諷喻的混雜”,包含有“格言、書信、預言和讚美詩”。其實,德里達(Derrida)也持有相同觀點,認為(西方)文學源自《聖經》中亞伯拉罕(Abraham)的故事。亞伯拉罕服從上帝之命,殺兒子以撒(Isaac)獻祭。這一事件原本只是上帝和亞伯拉罕之間的秘密;這一秘密一旦洩露,故事便成為文學。同時,上帝為何要求亞伯拉罕殺子獻祭,亞伯拉罕也並不明白。他的服從是無條件的,這也超出了道德之外—上帝完全是他無法理解的他者。這也是(西方)文學的主要特點:文學具有公共性(人物秘密外泄給讀者,甚至連人物本身也蒙在鼓裡)、宗教性(有關人生的意義,但在終極意義的層面,又超出一般人類道德之外)、敘事性(以故事來組織人生、組織社會關係、組織終極世界)等。在西方,文學闡釋學也來自聖經闡釋學;文學與《聖經》一樣,需要一個龐大的闡釋系統來不斷地建構—本書便是一次極好的闡釋實踐。
    國家/民族和文學密不可分,兩者在同一過程中形成和演變;兩者擁有不少共性(有理想狀態的共性,也有自殺性的共性),例如開放性、包容性、不純潔性、獨特性、不相容性、排他性。
    其中的關係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產生衝突,就會導致衰落,甚至滅亡;後者按德里達的說法,源於自殺性的自我免疫系統。在複雜的世界裡,理想固然重要,現實更加骨感。理想中,“世界文學”把所有文學都當成自家人,但沒有他者的系統,看似和諧,實際上可能更不包容。具體說來,西方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不同的來源,屬於不同的闡釋系統,二者互為他者。自己與他者如何溝通,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問題。
    以上是我給本書所畫的重點,摻雜著我自己的闡釋,所以可能跑題。好在本書不光靠一兩個重點,而是由大量的、豐富的、生動的、深邃的細節所構成,需要讀者自己品味。這套叢書被稱為“通識”讀本。所謂通識,應該是獲取普遍需要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的結果。獲取知識並不容易,沒有知識就無法思考,但是有了知識照樣可能不會思考。所以獲取“通識”並不容易,讀這本小書也並不容易。不過,這本關於英格蘭文學的小書,值得花工夫閱讀。作者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將大量知識濃縮在這一本小冊子裡,使之成為打開英國/英格蘭文學殿堂的一把鑰匙。無論是對專業研究者,還是對業餘讀者,這本《英格蘭文學》都值得推薦。
    免費線上讀
    從前你第一次接觸到英格蘭文學。你讀到的故事很可能就是由“從前”這兩個字開始的。如果你是個生活在20世紀的孩子,你讀到的開場白可能是這樣的:“從前,距今很久以前,大概是上週五,小熊維尼‘以桑德斯的名義’,獨自住在大森林裡。”或者是這樣:“從前,有四隻小兔子,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軟塌塌、亂蓬蓬、棉尾巴和彼得。”
    也有可能你讀到的故事是用詩歌形式來創作的。如果你是個生活在21世紀初的孩子,那麼你讀到的開場白可能是這樣的:“一隻小老鼠在昏暗幽深的大森林裡散步。/一隻狐狸注意到小老鼠,小老鼠看起來很酷”(朱麗亞·唐納森,《咕嚕牛》,1999)。我們跟著這只小老鼠走進森林,同時也一起走進這個故事。我們有點興奮,又有點擔心。我們會在那裡發現什麼?這是一段非常傳統的文學開場白:“在這人生的半道上,/我發現自己來到了一片幽暗的森林”(但丁,《地獄篇》,亨利· 卡裡譯,1805)。我們開始了自我發現的旅程;我們會遇見怪物(咕嚕牛!),我們會受到蠱惑而偏離預定路線,我們將和一位勇敢的英雄(一隻小老鼠!)並肩作戰,靠著自己的智慧取得勝利!強烈的韻律感驅使我們一路前行。我們想要繼續讀下去,並且很有可能在第二天晚上要求再聽一遍同一個故事。
    當莎士比亞的劇作第一次結集出版時,編輯(他們是莎士比亞的密友和演員同行)建議讀者要“讀他的作品,而且要反復讀”。通常我們不願意反復閱讀昨天的報紙,也不願意重讀在機場書店最後一刻隨手拿起的驚險小說、傳奇故事或漫畫。我們反復閱讀的書籍才是真正的文學。有時候,其中不乏驚險小說、傳奇故事或漫畫,還會有兒童故事。當一本書成為某種文學體裁的代表作品時,它可能會被稱為“經典驚險小說”或“經典傳奇故事”。如果它已經超越了某種體裁的局限性,被一代又一代讀者反復閱讀,它也可以被純純粹粹、簡簡單單地稱為“經典”—比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簡· 愛》(1847)就不只是傳奇故事。撒母耳· 詹森博士在他為《莎士比亞戲劇集》所作的序言(1765)中寫道,檢驗一部作品是否優秀,唯一的標準就是看它是否“經久不衰,始終受到推崇”。
    為什麼畢翠克絲· 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1902)和A. A. 米爾恩的《小熊維尼》(1926)能夠經受考驗,始終受到推崇?一代又一代讀者之所以懷著愉快的心情反復閱讀這些作品,原因有三點:故事敘述、人物塑造和寫作品質。外在的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比如作品裡的插圖(波特自己畫的水彩畫以及E. H. 謝潑德畫的小熊維尼的世界),這就好比優秀演員的表演讓莎士比亞的故事敘述、人物塑造和語言使用一直保持著活力。不過,研究文學的學生首先關注的卻是語言技巧、人物可信度和虛構世界的範圍。
    《咕嚕牛》一經出版就獲得各種獎項,十年內銷售了400萬冊。2009年,通過電話、短信和網路點擊等公眾投票方式,《咕嚕牛》被評選為“最佳睡前故事”,這類評選在當下被認為是作品受到“推崇”的主要標誌。受到中國民間故事《狐假虎威》的啟發,《咕嚕牛》巧妙地將傳統元素與創新性相結合—這是許多潛在的經典作品的共同特徵。但是,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文學審美也隨之產生了急劇變化。目前我們無法確知《咕嚕牛》最終能否取得經典地位。詹森博士認為“經久不衰”的時間至少是100年。哪怕將所需時間減半,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鑒於本書出版於2010年,書中所提及的任何出版於1960年之後的作品都只能算作暫時性的經典作品。
    彼得兔讓我們得以瞭解E. M. 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1927)中提出的“圓形人物”。圓形人物通常以一些扁平人物來襯托。以彼得為例,他的那些故作乖巧的姐妹們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波特在作品的第一句話中通過簡明扼要的方式暗示了這一點,她將三隻小兔子分別命名為軟塌塌、亂蓬蓬和棉尾巴,卻將一個人名(彼得)賦予她們的兄弟。彼得談不上好或壞。他很淘氣,愛冒險,同時又很天真。這樣的性格導致他不斷惹出麻煩,但是讀者知道他最終會時來運轉。聽過彼得兔故事的孩子們將來會發現,彼得其實就是亨利·菲爾丁的《湯姆· 鐘斯》(1749)和托比亞斯· 斯摩萊特的《羅德里克· 藍登傳》(1748)中所描繪的那一類冒險英雄。
    那些傑出的文學人物既是獨特的個體,同時又代表著某一類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人群。小熊維尼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和鮮明的性格特徵;與此同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每個教室和每個會議室裡,都會遇到熱情的跳跳虎、悲觀的小毛驢、誇誇其談的貓頭鷹,還有總想著管理別人的兔子。故事場景也具有雙重性:小熊維尼的故事發生在百畝森林,作者以英國薩塞克斯郡的阿什當森林為基礎,精確刻畫了相應的地理環境,讓這些動物所經歷的超現實場景與作為背景的現實世界保持相似性。與此同時,這樣的地理環境也是一種文學原型,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場景,一處伊甸園,一個帶有鄉間淳樸氣息的地方。
    明目書社 台中店
    宗教書局


    沒有留言: